文化快报 |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人文琉璃河» 文化快报 |
千年日月在这块天空下交替,
万里河山从这片土地上延伸,
古城,从遥远走到今日,
名镇,从这里迈向未来。
离开北京城区的喧嚣,架车驶上京石高速,在路经十五公里的地方展眼西望,一条古桥横跨两岸,桥身已破旧斑驳,桥面凸凹不平,这座名为“大石桥”的身下,流淌的就是历经沧桑的琉璃河。
如今,大石桥静静地躺卧在平静的水面上,安静得像是熟睡的老人。偶尔有一两个行人走过,桥面擦出“索索”的低吟。睡梦中,每一块桥石都跳跃起古老的神经,从桥洞的腹部发出声声无奈的呢喃。
琉璃河大石桥是北京地区四大古石桥之一,其规模仅次于卢沟桥。现在他就静静地坐卧在琉璃河上,倾听着历史的呼唤,见证着数百年来的腥风血雨。然而当年的它,却曾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一首响彻南北的壮丽凯歌,其震撼力绝不亚于我们现在建设的三峡工程。
大石桥呈南北走向,桥体全部采用大理石砌筑而成,造型古朴简洁,敦实大方,结构严谨,气势雄伟。桥长165.5米,宽10.3米,桥高8米,桥下为11孔联拱,中间三孔顶部有雕刻精美的吸水兽头。桥上两侧有86对汉白玉石望柱,西侧南数第 34根望柱上刻有“石匠三千名”的记录。古桥的建设体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专家的高超的水平和建筑工匠的精湛技艺。
1399年7月,明太祖朱元璋尸骨未寒,他的四子燕王朱棣造反,其侄子建文帝发兵征讨北京,是滚滚的琉璃河阻挡了征讨大军的步伐,使朱棣得以喘息。朱棣建都北京后,一直考虑在此修建一座大桥以打通南北通道。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嘉靖皇帝到琉璃河,亲眼目睹了北上的商贾、南下的军队、进京的货物在这里云集阻塞时,才做了修建石桥决定。大桥于1546年建成,从此,这座石桥就成为了北京的南大门,南方运往京师的货物源源不断地从他身上碾过。
这座让南北变通途的大石桥极大地造福了两岸人民的生活,并加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也为琉璃河增添了壮丽的景色,成为中华文明的结晶。为此,历史上无数名人义士、文人骚客跨桥而过,抒发出流传千古的感慨。
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在大石桥修好的当天就赶往观赏,他立于桥上昂首眺望,咏出千古名句:“飞沙十里障燕关,身自奔驰意自闲。日暮邮亭还散步,琉璃桥上看青山。”
清代诗人吕植路径琉璃河,看到河水在脚下滚滚而过,不禁赞叹:“一水东南区,汪洋壮大观。涛神隆祀典,河伯护安澜。浪急喷沙远,冰消涌血案。燕南三百里,胜迹古桑乾。”
吴郡蒋基诗:“万叠燕山万叠泉,飞流千里挂长川。琉璃桥上看明月,直踏银河到九天”。
漫步桥头,这里至今还矗立着唐、宋、元、明、清时代的石碑20余座。古老的文化伴随着琉璃河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到这片土地,中原与北方、汉人与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性格通过石桥,源源不断地融入到南方和北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这里千年不衰的特有的燕文化。斑斑残迹的石碑不但承载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和喧嚣,也传承着今日北京国际大都市历史文化的渊源。
如今这座460多年的大石桥已经退役,不久这里将有一座以古桥为主题的公园在此亮相。它永远是一座丰碑,永远地矗立在这里,永远竖立在人民的心中。
从大石桥出发,沿琉璃河南岸分别向东向西,大约500米远的地方各有一条通向西南和东南方向的水道,两条水道在琉璃河正南方1500米的地方与夹括河交汇,这汇合之地就是当年琉璃河漕运码头的所在地。
据记载,这里是陆路和水运的极佳之地,自辽代以来就是商贸集镇和水陆码头了。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繁忙,据《良乡县志》记述,当时的漕运码头船只昼夜穿梭不息,各种货栈林立岸边,粮食、煤炭、木材、灰石、油料等等通过水路运往四方。这里可能曾是这个地区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士农工商、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艺人杂耍、和尚道士、三教九流和各族各派的人士都会聚集此地,这些人把南来北往的生意、艺术和文化融和在一起,然后再传遍各地。
这是一条设计奇特的输运码头,东西两条水道在琉璃河的主航道外划了一个圈,所有船只从湍急的琉璃河主航道进入西侧水道,行至码头装货载人后,再沿东侧水道驶出。
现在东面的水道已不复存在,坐落在那里的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西面的水道也已在规划改造之中,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在提高防洪能力,改善人居环境的前提下,清淤植树,蓄水保洁,把这里建设成一个绿色生态风景区,再现昔日风光。
从南往北越过大石桥沿路北行约500米,可以听到阵阵读书声,这里有一所学校,厚重的文化凝结成一种氛围,抚摸着这座历史悠久、规模宏观的明代建筑。
这组建筑是明朝嘉靖皇帝的“行宫”。当时封建皇帝外出每70里要建一座住所。嘉靖在位期间几次视察琉璃河,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于是在此修建了这座宫殿。行宫建造相当奢华,高大宫墙、正殿配殿、花园戏楼等一应俱全。担负看守的人员开支巨大,日益衰败的朝廷再也难以维持,行宫改寺院,起名恩惠寺。1900年八国联军途径琉璃河,将寺中文物抢劫一空,并放火焚烧了寺院。清宣统3年对寺院进行重修,因工程仿制北京白云观而造,便改为道观,名曰岫云观。清朝末年,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宫里的部分太监沦落至此,因里面住的都是太监,此观就被当地百姓称之为老公庙了。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琉璃河地区,对岫云观里的太监们进行了残忍的人身侮辱,致使观中太监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三个直到解放后得到政府安置。
这座行宫的沉浮就是一段封建社会的兴衰史,如今他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神秘与奢靡,展现给世人的,只剩下后人对碑记上文字的欣赏和历史铭刻在我们心中的沉甸。
这是金门闸,位于琉璃河镇窑上村南,是治理水患的泄洪闸,也是灌溉万顷良田的水闸开关。重要的也是最早的防洪滞洪闸。整个建筑有两个主闸门和若干小闸。整个闸东北、西南走势,原来闸内外侧各有两个狮子和两头水牛蹲守,所以有“金门闸银钉扣,镇水的狮子饮水的牛”之说。可以想象,当年的金门闸一定犹如一头巨狮,吞吐着汹汹之水,肩负着琉璃河乃至北京城的防洪抗旱重任。现在这里的大部已看不到一滴河水,座座石墩被泥沙掩体过半。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把这里的寂静涂染出一抹肃穆。
无数年来,流经这里的浑河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给两岸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
清朝从1652年的顺治9年就开始治理水患。1692年康熙帝下了治理浑河的命令,金门闸工程正式启动。经过疏浚河道、治理积沙、修筑堤防和建造石闸等阶段,水患得到一定控制。为此康熙亲自赐名浑河为永定河。200多年间经过几次加固、修缮、迁移和扩大,使金门闸达到了此时规模。
金门闸水流湍急,经过闸门的浑水滚滚而下声音可以传出数里。乾隆做了皇帝后,图名虚荣,传说当年他第一次来此视察,闻远处有哗然之声,便问:外面如泣如诉是何人在喧哗?和珅眼珠一转立即献媚说:回禀陛下,皇上亲临此地,万物皆庆,这声音乃是野虫蝈蝈在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乾隆大喜,立即传旨说:朕累了,让它们也歇息了吧。于是和珅站在寝宫之外,对着金门闸方向装腔作势传达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体谅蝈蝈爱卿们爱君如命,请即刻停止呼唤早早歇息,钦此。念毕,他命人关闭水闸,水声顿止,乾隆安然就寝,而当夜却洪水漫堤,淹没了大片乡野。
据当地百姓传言,从那以后,金门闸再也听不到蝈蝈的叫声了。谁也弄不明白,是这里的地势较洼过于潮湿蝈蝈不愿涉足?是此处的温度偏低蝈蝈不堪忍受?还是蝈蝈也有灵性,用这种方式表示对和珅这个大奸臣草菅人命的怨恨?不得而知。
无论这件事是真是否,乾隆到过金门闸却确有其事,至今“金门闸”的南侧仍立有石碑,上首书“御制”字样,并书有清代乾隆皇帝“堤柳一首”字样:
“堤柳以护堤,宜内不宜外。内则根盘结,御浪堤弗败。外惟徒饰观,水至堤仍坏。此理本易晓,倒置尚有在。而况其精微,莫能这奚怪。经过命补植,缓急或少赖。治标兹小助,探源斯岂逮。”
不管琉璃河水给这里的人民带来怎样的灾难,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然依恋着自己的家园。1937年,当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燃起战火之时,琉璃河一带的热血人民也进行了顽强反抗。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五区区委书记张晋龄一直活跃在琉璃河抗战第一线。一次,他执行任务路过大石桥,亲眼目睹日本鬼子屠杀一名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他顿时怒火中烧,掏出盒子枪连续射击,把几个鬼子当场击毙,然后纵身跳下大桥。抗战胜利后,曾经在琉璃河一带与日军浴血奋战了近50天的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孙连仲,这时却掉转枪口向解放区进攻,张晋龄又投入到解放战争之中,1948年春节,由于叛徒出卖,张晋龄和几名开会的同志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张晋龄大义凛然,直至把自己的鲜血泼洒在他为之战斗的这片热土之中,年仅30岁。
八路军将领朱占魁、武工队副队长田连仲、地下联络站王董氏全家以及许许多多共产党员和普通民众都为琉璃河的解放付出了鲜血。
194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即,毛主席和党中央一路从西柏坡乘汽车到涿州,然后转乘火车向北京进发。从涿州到北京现在驱车只需一个小时,但毛主席却领导着中国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走了整整的28年。领袖这时站在窗前,静静地看着闪过的街道、农田、树木和劳作的百姓,突然,他的眼神一跃,他看到了一条河,一条碧水荡漾、波光粼粼的河,像千顷麦田随风荡漾,像万盏金光悬空飞舞,那一定是琉璃河,因为这是列车直奔北京的必经之河。但毛主席可能并不知道这条河的名字,更不知道这里就是他要到达的北京的起源之地。
琉璃河水依然缓缓流动,连年的干旱已使它失去了历史的风姿;大石桥身依然静静矗立,凸凹的桥面已不能让它承载历史的重任;金门大闸依然默默无语,风化的砖石再也经不住风雨的侵蚀;商周遗存依然熠熠生辉,作为国宝它们只能保存在博物馆中供人瞻仰。
琉璃河人不能忘记过去,北京人不能忘记琉璃河!中国人不能忘记自己历史曾经的辉煌和曾经的耻辱,中国今后的发展,就奠基在过去的历史上,全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落后走向先进,从先进走向强大。当多少年多少代之后,我们的后人翻阅历史的印记上搜寻我们的时候,历史会替我们作出这样的回答:他们无愧于华夏民族!
上一篇: 北京从这里起源 《琉璃河的足迹之一》 | 下一篇: |